blog/source/_posts/measure-peer-reachability.md

76 lines
7.4 KiB
Markdown
Raw Permalink Normal View History

2021-11-03 03:08:54 +00:00
---
title: 在Rope中测量"可达"
date: 2021-11-3 UTC+8
tags: ['Kache Development', 'Kache', '网络']
---
观测你的猫的生死可不是件易事。<!--more-->当太阳明晃晃地照在可爱的Mudy身上时它身上蓬松的毛反射了光线。光线经过许多介质进入你的眼中。哪怕不研究我们的身体如何处理这些莫名奇妙的光线光从皮毛到你眼前的过程也需要时间。只不过这个时间太短当你在真空中距离Mudy 299792458米时这个时间是1秒。换句话说当你在南极时你看到北极的Mudy至少是0.05秒前的Mudy当你在中国时你看到北美的Mudy至少是0.1秒前的Mudy。
{% img /img/measure-peer-reachability/you-mudy-sun.png %}
Rope是为分布式应用框架Kache设计的抽象网络层。作为一个分布式应用框架网络是最必要也是最麻烦的事情。在分布式网络里知道一个Peer是否活着和能否连接上是重中之重。但是在网络上观测一个Peer就如观测北极的Mudy或数千光年外的恒星一样麻烦。因为1)你的朋友总是很麻烦哪怕他们本意并不是想给你捣乱2)你没办法不花时间就知道他们的情况哪怕你和他们的延时只有1ms你知道的也只是他们1ms前的情况更别说我们不可能持续去监控他们的状况。
在描述一个Peer是否“可达”时我们会变得混乱我们事实上有无限多种方法“达”一个Peer。就像我们可以不用“看”就可以“听”到Mudy还活着。
{% img /img/measure-peer-reachability/you-mudy-sound.png %}
尽管我们有很多方法跟一个Peer交换信息但却不是所有方法在所有时刻都有效。所以在描述一个Peer是否“可达”时我们还需要描述其中一个方法是否“可达”目的地。
{% img /img/measure-peer-reachability/multiple-transports-to-peer.png %}
Rope使用PhysicalAddress和Peer分别描述路径和Peer的“可达”性。对于Peer而言我们只需要知道它是否“活着”即我们能否在网络上找到它。但对于PhysicalAddress而言除了我们能否找到它我们还需要知道我们是否能通过这条路径连接到Peer。
## Peer
Peer在中文中经常被翻译成“对等端”我们对它的唯一要求就是活着。
````zig
pub const Peer = struct {
...
aliveUntil: u64 = 0,
aliveOffest: u64 = 0,
...
};
````
这里我们采用了一种租期风格的方法来测量Peer是否活着Peer会通过“租期”承诺自己在多少时间前会活着Peer在租期过期前需要不停地续期过期后我们就认为Peer已经死了。`aliveUntil`是这个租期的最后期限,`aliveOffest`则是Peer设置的租期时长。租期虽然被广泛使用大部分的协议的心跳算法也使用租期但它是一个很令人头疼的算法。
### 租期不定
租期的令人头疼之处在于租期时长可以是一个随意的值但算法的表现跟租期时长有关我们需要根据情况确定租期的值。较长的租期会使得Peer被错认为能连接上的时间会更长它使得我们要测量的可达性变为“可能可达性”较短的租期促使Peer更经常地续期降低容错能力并且使用更多网络流量。
Google在它的Google Play Service中与服务器的心跳部分采取了自适应租期随着连接上的时长增加租期会逐渐变长。这种自适应租期的前提是长期的“能连接上”可以预测接下来不太可能出现一段时间无法连接上的情况。自适应租期确实是个不错的方法不过Rope中租期由Peer设置。Peer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租期目前这个数字还是固定值10秒。
## PhysicalAddress
能被找到和能连接上是有区别的。当我们通过`bind(2)`、`listen(2)`和`accept(2)`监听一个端口时其他人哪怕有我们的地址和端口号也不一定能连上。我们经常需要一些特殊的技巧才能在现实中连接上其它人的机器。比如如果我们和目标机器之间有NAT的话我们必须要穿透NAT才能连上。尽管它确实存在但是我们确实不一定能连接上。
所以Rope的PhysicalAddress里面的可达性被分成了两个维度Existence和Reachability。Existence指的是这个PhysicalAddress是否存在Reachability指示这个PhysicalAddress是否有可能连接上。
````zig
const PhysicalAddress = struct {
...
lastReachable: u64 = 0,
lastFound: u64 = 0,
lastDismiss: u64 = 0,
promiseReachable: u64 = 0,
...
};
````
上面lastFound和lastDismiss就是用来标识Existence维度的值lastReachable和promiseReachable用来标识Reachability维度。它们都是Unix时间戳。
### Existence
`lastFound`和`lastDismiss`用于标识Existence维度这两个值分别跟两个事件有关`_wire.found`和`_wire.down`。前一个在发现新的PhysicalAddress后发送后一个在发现PhysicalAddress所代表的路径断开之后发送。它们会通过EventPub发送到网络上的其它Peer。
`_wire.found`事件会更新`lastFound`到一个时间,`_wire.down`事件会更新`lastDismiss`。当`lastFound`大于`lastDismiss`时我们认为这个PhysicalAddress还存在于网络上。
我们是否可以用一个值标识这个维度,比如说单一个`lastFound`?最开始我也是只设计了`lastFound`。问题在于如果我们这样做这个Existence会变成一个租期风格的维度。但是这个事情明明我们已知使用租期会出现“可能”。
或者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布尔值来代替这两个值但是这样时间信息就会丢失。丢失时间信息会让程序在这两个事件频繁发生时变得混乱特别是当发送该事件到接受该事件存在时间差时EventPub使用泛洪法广播消息在我们测量可达性的这个位置不保证事件能按照全局发送顺序收到。考虑这个例子两个Peer分别发送某个PhysicalAddress的found和down事件found先发送但是最后收到down后发送但是先收到。如果不分别保存两个时间我们只能简单地覆盖之前的结果这时候状态就会变得奇怪。
### Reachability
Reachability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维度它与Existence无关跟这个PhysicalAddress是否连接上或是否正在传输数据有关。这是一个租期风格的维度。
### 理解"Reachable but not exists"
在Reachability里我强调这两个维度是独立的。这样看起来会存在一种奇特的情况Reachable but not exists可达但不存在
既然可达为何不存在呢这里的不存在不是真的不存在而是在网络上不存在。试试考虑下面的情景目前网络上存在A和B它们互相是认为对方Reachable and exists的。现在有一个新节点C要加入他连接A并开始广播`_ticktock`事件让大家知道它的存在。在这时候A和C互相之间可达但在A的视角看这个PhysicalAddress的lastFound仍然是初始值0即这个PhysicalAddress还不存在not exists。现在A因为发现了新的PhysicalAddress就会广播一条`_wire.found`事件。然后B、C收到这个事件后就会更新它们的`lastFound`然后分别将该消息转发给A、C和A、B。这时A就会收到它自己发出的这条消息虽然这条消息不会被转发给别的Peer或应用但是A仍然会用这条消息更新`lastFound`。这时在A处这个PhysicalAddress就会变成Reachable and exists可达并存在